絕大多數地區的犛牛僅隻靠天然草地牧草,獲取它維持生命、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犛牛的放牧多數地區采用根據不同季節劃分放牧草地,然後分群放牧的方式。少數地區實行圍欄分群放牧。
1、犛牛牧場的劃分
犛牛分布區的氣候條件屬於高寒草地氣候,隻有冷、暖季節之別,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因而一般將牧場劃分為夏秋、冬春兩季,即夏秋(暖季)和冬春(冷季)牧場。劃分的依據主要是牧場的海拔高度、地形地勢、離定居點的遠近和交通條件等。
夏秋牧場選在遠離定居點,海拔較高,通風涼爽,蚊虻較少,有充足水源的陰坡山頂地帶。冬春牧場則選在定居點附近,海拔較低,交通方便,避風雪的陽坡低地。
犛牛分布的有些地區,屬高山狹穀地貌,犛牛可利用的草地總麵積雖很廣闊,但被深穀分隔為相對“零星”的草地,往往一個村、組、戶使用的草地分散在幾條山梁上,每一犛牛群隻使用其中一、二個山梁的草地。
因此,也有將牧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隻是春、秋牧場使用的時間短、麵積較小,似由冬牧場去夏牧場,或由夏牧場回冬牧場的過渡性牧場。該地區多以山溝、林邊草地為冬牧場,以嶺端草甸為夏牧場,山坡地帶為春、秋牧場。
2、犛牛群的組織
為了放牧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場,提高犛牛生產性能,對犛牛應根據性別、年齡、生理狀況進行分群,避免混群放牧,使牛群相對安靜,采食及營養狀況相對均勻,減少放牧的困難。犛牛群一般分為:
①泌乳牛群,又稱為奶牛群。是指由正在泌乳的犛牛組成的牛群。每群100頭左右。對泌乳犛牛群,應分配給最好的牧場,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適當補飼,使其多產乳,及早發情配種。在泌乳犛牛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未產犢仍繼續擠乳的母犛牛,數量多時可單獨組群。
②幹乳牛群,又稱為幹巴牛群。該牛群是指由未帶犢牛而幹乳的母犛牛,以及已經達到初次配種年齡的母犛牛組成的牛群,每群150~200頭。
③幼牛群。是指由斷奶至周歲以內的牛隻組成的牛群。幼齡犛牛性情比較活潑,合群性差,與成年牛混群放牧相互幹擾很大。因此,一般單獨組群,且群體較小,以50頭左右為宜。
④青年牛群。是指由周歲以上至初次配種年齡前的牛隻組成的牛群。每群150~200頭。這個年齡階段的牛已具備繁殖能力,因此,除去勢小公牛外,公、母牛最好分別組群,隔離放牧,防止早配。
⑤育肥牛群。是指由將在當年秋末淘汰的各類牛隻組成,育肥後供肉用的牛群。每群150~200頭,在牛隻數量少時,種公牛也可並入此群。對於這部分犛牛可在較邊遠的牧場放牧,使其安靜,少走動,快上膘。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適當補飼,加快育肥速度。
不過上述犛牛群的組織和劃分,以及群體的大小並不是絕對的,各地區應根據地形、草場麵積、管理水平、犛牛數量的多少,來因地製宜地合理組群和放牧,才能提高犛牛生產的經濟效益。
3、牧場的合理利用
夏秋和冬春牧場的利用時間,主要根據牧草生長情況和氣候而定,一般各用半年。每年夏初(4~5月),整群分群後開始出牧,由冬春牧場轉入夏秋牧場。每年冬前(11~12月),清點圈存數後,轉入冬春牧場。
但由於受草場麵積和氣候的影響,往往夏秋牧場利用不足,而冬春牧場利用過度,其結果反應出草、畜供需間的矛盾大,出現季節性的不平衡,在冬春季犛牛基本上呈半饑餓狀態,掉膘嚴重。
人們對犛牛乳、肉產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長,巿場價格上升,且與綿羊毛、肉之間的比價失調,飼養犛牛比飼養其他家畜的經濟效益高,收入多。
加上受“牛”是財富的傳統觀念影響,犛牛的存欄數持續增長,綿羊、山羊飼養量卻有所下降。導致犛牛在草地畜種結構中的比例失調,使本來已不太合理的牛、羊比例更為不合理。使冬春季牧場的草畜矛盾進一步擴大,出現了嚴重的超載、過牧現象。
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優化犛牛種群結構,控製或減少犛牛數量的發展,才能合理利用草地資源,以求提高犛牛乳、肉等產品量及經濟效益。
犛牛群在夏秋季牧場上,根據牧草的生長狀況及牛群的大小,每10~40天搬遷一次放牧地。其搬遷的方向和路線,應基本固定,年年如此。兩放牧地的距離,以不超過20km為宜。搬遷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人、畜、帳篷設施等同時遷移,犛牛群在遷移途中基本上不采食,待到新牧地後再放牧。
另一種是人、帳篷設施等搬遷到新牧地,而犛牛群照常放牧,不隨人、物一起走。隻是出牧的方向朝著新的牧地,並逐漸向新牧地靠攏,晚上收牧於新牧地。
冬春季牧場上牧地的搬遷,其間隔時間可延長一些,一般在一個冬春冷季裏,搬遷2~5次。如犛牛群小,並有條件給以一定量的補飼的,在一個冷季裏也可以不搬遷。
4、棚圈
放牧犛牛的草地上,除棚圈及一些簡易的配種架、供預防接種的巷道圈外,一般很少有牧地設施。
犛牛的棚圈隻建於冬春牧地,僅供牛群夜間使用。多數是就地取材,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和臨時性的幾種類型。
①泥圈。泥圈是一種比較永久性的牧地設施,一般應建在定居點或離定居點不遠的冬春季牧場上。一戶一圈或一戶多圈。主要供泌乳牛群、幼牛群使用。
泥圈牆高1~1.2m,大小以200~600m為宜,在圈的一邊可用木板或柳條編織後上壓粘土方式搭建棚架,棚背風向陽。
泥圈可以單獨建一圈,也可以二、三個或四、五個圈相連。圈與圈之間用土牆或木欄相隔,有欄內相通。在頂端的一個圈中,可建一個本欄巷道,供預防接種、灌藥檢查等用。
②糞圈。是利用牛糞堆砌而成的臨時性牧地設施。當犛牛群進入冬春冷季牧場時,在牧地的四周開始堆砌。方法是每天用新鮮牛糞堆積15~500px高的一層,過一晝夜,牛糞凍結而堅固,第二天又再往上堆一層,連續幾天即成圈。糞圈有兩種:
一是無頂圈,如象四堵圍牆那樣,關欄成年犛牛,麵積較大,可防風雪。另一種是有頂圈,關欄犢犛牛,其形狀如象倒扣的瓦缸,基礎如馬蹄,直徑約1m,層層上堆逐漸縮小,直至結頂,高約1m,正好可關1頭犢牛。圈的開口處與主風向相反,外釘一木樁,犢犛牛栓係在樁上,可自由出入圈門。圈內可墊一些幹草保暖。
③草皮圈。是一種半永久性的,經修補後第二年仍可利用的牧地設施。在冬春季牧場上選擇避風向陽處,劃定範圍,利用範圍內的草皮,堆集而成的圈。草皮堆高60~2500px左右,供關欄公犛牛和馱牛。
④木欄圈。用原木取材後的邊角餘料圍成圈,上麵可蓋頂棚,用於關欄犢犛牛。木欄圈可建在泥圈的一角,形成圈中圈,即選取泥圈的一角,圍以小木欄,開一低矮小門。圈內鋪以墊草,讓犢犛牛自由出入。夜間將犢犛牛關欄其中,同母犛牛隔離,母犛牛露營夜牧,以便第二天早上擠乳。
5、放牧犛牛群的管理
犛牛的氣質屬強健不平衡型,表現粗暴、性野、膽怯、易驚,但合群性強,經訓練建立的條件反射不易消失,較能聽從指揮。因而大群犛牛放牧,一般隻需一個放牧員,不易發生丟失。根據犛牛易驚的特性,犛牛群進入放牧地後,放牧員不宜緊跟犛牛群,以免犛牛到處遊走而不安靜采食。為防止牛隻越界和害狼偷襲,放牧員可選擇一處與犛牛群有一定距離,能顧及全群的高地進行守護、瞭望。
控製犛牛群使其聽從指揮的方法是,放牧員用特定的呼喚、口令聲,伴以甩出小石塊。用小石塊投擊離群的犛牛,一般多采用徒手投擲,投擲距離遠及數十米。距離較遠時也可用放牧鞭投擲。石塊的落地,以及它在空中飛行的“嗖嗖”聲,和放牧鞭的抽鞭聲,都是給犛牛的警告和信號。犛牛會根據石塊落地點和聲響的來源,判斷應該前去的方向。放牧員利用放牧鞭驅使犛牛前進,集合或分散。走遠離群的犛牛,聽見鞭和飛石的聲音,以及落石點,會很快地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