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生活著一種不是雞但卻叫“龍眼雞”的動物,它是一種昆蟲,甚至被冠以“南方最美昆蟲”的稱號,長著“象鼻”,披著“孔雀紋”,十分風靡於收藏界與熊孩子界…… 在小時候經常看見,但卻叫不出名字,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著象鼻,披著孔雀花紋”的蟲子。
龍眼雞(Fulfora candelaria)別名為龍眼蛾、長鼻蠟蟬。是節肢動物,昆蟲綱,同翅目,蠟蟬科,東方蠟蟬屬。多棲息於龍眼和荔枝等果樹的枝頭,國內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份。該物種在中國經濟昆蟲誌裏記載的正式名稱就是龍眼雞。
如此絢爛的外表,讓初見者驚歎不已,在2000年香港發行的一套4枚昆蟲郵票中,首枚便是長鼻蠟蟬。
相對於一般蠟蟬科隻有約2厘米的“袖珍身材”,龍眼雞卻擁有大約3厘米左右的體長,可以被稱為“大塊頭”中的佼佼者。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龍眼雞在幼蟲階段和成蟲時的身體結構大致相似,區別在於成蟲羽化後長出一對鮮豔的翅膀。
作為同翅目東方蠟蟬屬的一種,長鼻蠟蟬與同屬蠟蟬相比,最容易分辨的就是它那火紅的長“鼻子”。所謂“鼻子”,其實就是向前突出、上翹的口器,宛如向上彎曲的迷你“象鼻”。除了醒目的“鼻子”,長鼻蠟蟬還有兩對色彩豔麗的翅膀,前翅布滿脈狀網絡,呈墨綠色,上麵鑲嵌著許多金色斑點,猶如孔雀的尾羽;後翅除頂部有少許黑色,其餘皆為半透明的黃色薄膜,宛若錦緞,十分美麗。
在幼蟲期間,由於沒有翅膀,龍眼雞看起來更像一個小小的“酒瓶子”。為了更好地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幼蟲的體色為灰褐色,與樹幹的顏色極為相仿,猶如童話故事中的“醜小鴨”。
成為成蟲後,它們褪去了灰暗的外表,一躍成為蠟蟬科中最迷人的物種之一。成蟲頭部、胸部和獨特的長鼻額突(在頭部最前方的長鼻子狀部位)為紅褐色,覆蓋著規則分布的白色小圓點,腹部則呈現灰褐色。前翅呈翠綠色,翅脈呈明亮的熒光黃色,上麵規律地散布著14個圓形斑點,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乳白或米白色,內層為黃色。
龍眼雞通過其蛻變過程似乎重現了“醜小鴨變美天鵝”的童話。在昆蟲界,類似幼蟲“醜”,而成蟲“美”的情況並不罕見,它們為了更好地生存,必須在各個階段保持低調。
然而,盡管這個故事看似鼓舞人心,但在果農看來,它們卻是果園中“惡貫滿盈”的“大盜”!龍眼雞的幼蟲和成蟲都以吸食龍眼、荔枝、黃皮、番石榴、橄欖等南方果樹的汁液為食。
龍眼雞的刺吸式口器使其可以吸食樹幹的汁液,這導致果樹由於缺乏養分而變得虛弱、凋零甚至落果。而它們身上攜帶的有害真菌還可能導致果樹感染真菌病和誘發煤煙病,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果樹死亡。
特別是龍眼雞成蟲和幼蟲具有強大的彈跳能力,可以從一根枝條跳到另一根,擴大了它們在果園中的破壞範圍,給果農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龍眼雞在廣東屬於常見昆蟲,可以在果林,尤其是龍眼、荔枝樹上發現,不懼人,性格溫和。在野外遇到的話,可別忘了好好拍照留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