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常見的幾種病害防治

來源:發財農業網時間:2023-04-10 21:27:55編輯:Seiyanes 當前位置:發財農業網>種植>農作物>小麥> 手機閱讀
小麥常見的幾種病害防治

小麥常見的幾種病害防治

小麥吸漿蟲防治;

應重點做好抽穗期的成蟲防治。在孕穗初期當早晨或傍晚手扒麥壟看到1—2頭成蟲在飛時,應及時選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蟲啉、呋蟲胺等在小麥上登記的殺蟲劑進行防治,重發區間隔3天連續用藥2次以確保效果。

白粉病、條鏽病防治;

對小麥白粉病可以結合防治條鏽病、赤黴病進行兼治,或當田間病葉率達10%時,選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環唑、氟環唑、戊唑醇等進行防治,嚴重發生田,應隔7—10天再噴1次。在春季流行區要及時控製發病中心延緩擴散蔓延,減輕田間危害程度。

紋枯病防治;

小麥返青至拔節初期,當病株率達10%左右時,進行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環唑、井岡黴素、多抗黴素、木黴菌、井岡·蠟芽菌等。
對高感品種,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如天氣預報有陰雨、結露和多霧天氣,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破口期;赤黴病重發區可選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羥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藥,要保證足夠的農藥有效成分使用量,施藥後3—6小時內遇雨,雨後應及時補治。
如遇適合病害流行的連續陰雨天氣,應隔5—7天再用藥防治1—2次,以確保防治效果。對多菌靈抗性高的地區,應停止使用苯丙咪唑類藥劑,提倡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

赤黴病偶發區,可結合其他病蟲防治,在抽穗揚花期進行兼治。

對長江中下遊和黃淮等小麥赤黴病常年流行區,要在加強健身栽培的基礎上,抓住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時期,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製病害流行。

小麥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