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有適於溫帶、亞北極地區、亞熱帶的品種,生長期至少90天,在穀類作物中是較短的。所以在喜馬拉雅山脈生長季節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產量較低。其抗幹熱的能力也較其他小粒作物強,在北非近沙漠地帶於秋天播種,在歐洲西部和北美的冷溫潮濕地帶於春天播種。
大麥變種後的品種
1、青稞(青藏通稱)---裸麥(植物學大辭典)(變種)
一年生三稈直立,光滑,高約100厘米,徑4-6毫米,具4-5節。葉鞘光滑,大都短於或基部者長於節間,兩側具兩葉耳,互相抱莖;葉舌膜質,長1-2毫米;葉片長9-20厘米,寬8-15毫米,微粗糙。穗狀花序成熟後黃褐色或為紫褐色,長4-8厘米(芒除外),寬1.8-2厘米;小穗長約1厘米;穎線狀披針形,被短毛,先端漸尖呈芒狀,長達1厘米;外稃先端延伸為長10-15厘米的芒,兩側具細刺毛。穎果成熟時易於脫出俘體。我國西北、西南各省常栽培。適宜高原清涼氣候。模式標本采自亞洲。
2、藏青稞(青藏俗稱)----又大麥(禾本科圖說)(變種)
一年生。稈直立、光滑、高約100厘米。葉鞘光滑,短於節間,兩側具兩個披針形葉耳;葉舌膜質,長1-2毫米;葉片長18-25厘米,寬1-1.8厘米,扁平,稍粗糙。穗狀花序長5.5-8厘米(芒除外),寬約1.5厘米;小穗長約1厘米;穎線形,被短毛,先端延伸為長8-10毫米的細芒;外稃頂端具三個基部擴張的裂片,兩側者向外反或呈水平狀,其先端漸尖而成短而彎曲的芒或無芒。穎果成熟後易脫出。
我國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省區常栽培,華北等地區也有種植。模式標本采自德國。其種子來源於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