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基腐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又稱豌豆苗立枯病,主要發生在豌豆的幼苗期,對豌豆的種子和幼苗造成危害。
豌豆基腐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又稱豌豆苗立枯病,主要發生在豌豆的幼苗期,對豌豆的種子和幼苗造成危害。
豌豆基腐病的症狀:
豌豆基腐病的症狀表現在幼苗階段;當豌豆種子受害後,在出苗前就會引起爛種。幼苗患病後,莖基部或根頸處會出現縮緊和腐爛現象,病部呈褐色至紅褐色。葉片上的病斑近圓形,呈紅褐色。莖基部或根頸部會出現橢圓形或長條形的病斑,有時病斑會逐漸凹陷,擴展到繞莖一周後,病部會收縮或龜裂。這些病變導致幼苗生長緩慢,出現折倒或逐漸枯死的情況。在濕度較高的條件下,還會長出淺褐色蛛絲狀黴。
豌豆基腐病的病原菌絲體或菌核可以在土壤中越冬,並且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3年。病菌可以通過直接侵入寄主植物或通過澆水和農事操作傳播。病菌的繁殖適宜溫度在13-42攝氏度之間,最適宜溫度為24攝氏度。此外,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或反季節栽培也容易誘發豌豆基腐病的發生。
豌豆基腐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豌豆忌連作,應該和非豆科作物輪作三年以上,這樣可以減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數量,降低發病的可能性。其次,在種植時選擇耐寒性較強的品種,並在閑置排水良好、向陽的場地上育苗。使用無病土作為床土,如用舊畦育苗,需要充分翻曬床土。
在定植前要清除扡插作物和雜草,對土壤進行深翻曬白或淹水處理3~4天,以消滅土壤中的蟲蛹,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可以每畝撒施生石灰600-750公斤,調整土壤pH值,預防土傳病害。在栽培過程中,如果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或摘除患病部位,並進行田間處理。
豌豆基腐病藥劑防治:
早期發病可以使用甲基立枯磷乳油、甲基硫菌靈、井岡黴素、惡黴靈進行淋施防治。當立枯絲核菌和腐黴菌混合發生時,可以使用普力克、福美雙視病情,每隔7-10天進行防治,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