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須蝽別名細毛蝽、臭大姐,屬半翅目蝽科,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有小麥、大麥、水稻、粟、玉米、棉花、亞麻、豆類、油菜、白菜、甘藍、甜菜、蘿卜、豌豆、胡蘿卜、蔥及其他農作物。

斑須蝽是什麼害蟲?

斑須蝽的特點

以成蟲和若蟲刺吸作物嫩葉、嫩莖及穗部汁液。莖、葉被害後,出現黃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卷曲,嫩莖凋萎,影響生長,減產減收。

斑須蝽危害受氣候條件影響

大豆發生斑須蝽蟲害

大豆斑須蝽的發生與危害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比如冬季氣溫偏高,雨雪較少,利於成蟲越冬。早春氣溫回升快,特別是4月中下旬與5月上中旬氣溫偏高,降雨量偏少對其發生有利。氣溫24℃-26℃、相對濕度80%-85%最易發生。暴風雨對其有衝刷作用,可使蟲口下降。
每年發生1-4代,以成蟲在植物根部、枯枝落葉下、樹皮、土壤裂縫或屋簷底下等隱蔽處越冬。大豆與油菜間作、玉米、棉花、小麥、花生等作物插花條帶種植,每一條帶10-15米,可優化生態環境,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繁衍的條件,提高天敵對斑須蝽的自然控製能力。

萵筍發生斑須蝽蟲害

萵筍遭遇斑須蝽蟲害時,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及果、穗汁液造成落花。莖葉被害後出現黃褐色斑點,嚴重的時候葉片卷曲,嫩莖凋萎。通常是在4月初開始活動,4月中旬的時候交尾產卵,4月底5月初幼蟲孵化,第1代成蟲6月初羽化,6月中旬為產卵盛期。
萵筍受到斑須蝽的危害,首先就需要及時進行冬耕和清潔田園,成蟲出蟄前徹底清除田間雜草、落葉,以消滅部分越冬成蟲。發現卵塊以應及時摘除。

其他農作物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和雜草,破壞斑須蝽越冬場所,減少越冬蟲源。成蟲集中越冬或出蟄後集中危害時,利用其假死性,震動植株,使其落地,迅速收集並殺死。發生嚴重的噴灑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500-2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倍液,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