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疾病的病源菌一般存活於土壤中,可在病殘體、帶菌種子的內越冬,下一季種植玉米時便會成為發病的初侵染菌源。
玉米頂腐病的病因:
此疾病的病源菌一般存活於土壤中,可在病殘體、帶菌種子的內越冬,下一季種植玉米時便會成為發病的初侵染菌源。
玉米從苗期到成株期都可發生,症狀複雜多樣。一般在玉米第9~10片葉期開始表現症狀,受害最重的是第11~13片葉。受害部位多集中頂部心葉和相鄰葉片。
該病從玉米苗期到成株期都可發生, 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 葉緣失綠、出現黃色條斑, 心葉皺縮、扭曲、重病苗莖基部變灰、變褐、變黑及至枯萎死亡。成株期主要是再侵染 病株多矮小, 但也有矮化不明顯的, 其他症狀更呈多樣化。
玉米頂腐病的症狀:
主要有葉黃白邊型:
上部已經抽出的葉片、新抽出葉片的葉邊褪綠黃化至白化。如同鑲的“金邊”,是發病最輕的一種。
葉片缺刻型:
病情進一步發展局部葉組織變薄、近似薄膜的透明狀、葉尖褐色、葉片邊緣出現褐色、白色、黃色、綠色,感病葉片的基部或邊緣也出現"狀"缺刻。
卷心型:
玉米尚未抽出的心葉抱緊而成,葉片上半部分白化似綢狀或薄膜狀,葉尖部分細長、打卷、褐色。
葉片破碎型:
是侵染最嚴重的表現,玉米的新生心葉不能抽出展開,呈現出長鞭狀。或者是有的成鞭狀時被其它葉片包裹不能成弓狀。或是頂部葉片不能伸展,使得葉片成撕裂狀。
腐爛型:
成株後穗位節的葉片基部變褐色腐爛的病株,它們的葉鞘和莖稈髓部也相繼出現腐爛,而葉鞘內側呈鐵鏽色腐爛,如果剖開莖部,便可以看到莖節出現的褐色病點或者是短條狀的變色,甚至有的都變成了空心,使得玉米在刮風時容易折倒。
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最容易發生的病害就是玉米的細菌性莖腐病和頂腐病,一旦發生,傳播蔓延速度非常快,幾天就可造成大量植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