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高燒常見病症類型及處理方法
許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奶牛發高燒,這時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加重疾病,下麵一起來看引起奶牛發高燒的疾病,並治療奶牛發高燒的症狀。 奶牛發熱的類型
奶牛高燒常見病症類型及處理方法
1、持續不退的高熱:是指持續數天不退的高熱,高熱的1 ℃ 以內的體溫差異,稱為漏熱。 常見於牛腫瘤、肺葉性肺炎、牛副傷寒和牛敗血症。
2、呼吸困難發熱:奶牛發熱後,伴有呼吸困難、口腔粘膜紫色、心動過速,表明病牛心肺功能受損,是由病理性呼吸紊亂引起的。
3、如肺呼吸困難、心髒呼吸困難和中毒性呼吸困難,其中多數為危象,急需立即治療,不需長期支持。 爬臥高燒:奶牛突然增加運動量,持續負重,全身出汗,體溫升高,可引起心肺機障礙。
4、病牛死於肌肉疼痛,四肢顫抖,常躺在地上,心髒衰竭。 此外,傷寒、小牛副傷寒等疾病體溫也可升至40 ℃ 以上。
5、譫妄熱:中樞神經係統嚴重抑鬱的症狀,表明病情嚴重,影響了大腦功能。 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昏迷。 常見於瀕死腦炎、肝昏迷及嚴重中毒性疾病。 尿熱減少量:如發熱病牛尿減少,常為牛腎炎。
6、腎有疼痛和疼痛反應,叩診腎區疼痛和不適,常出現水腫,嚴重時可出現尿凝塊,以及尿毒症,多有惡心嘔吐症狀,提示腎已受損,病情嚴重。
7、消瘦發熱:部分病牛發熱後,伴有慢性進行性消瘦或異常消瘦,明顯提示牛體有病理變化,病情嚴重。 更典型的是牛肺病和牛結核病。
8、溫度飛馳發熱:牛體溫升高後,日溫差超過1 ℃,但仍未回到正常溫度,這在牛支氣管肺炎和脊髓炎中很常見。
9、發熱間歇性發熱:發熱期結束後,病牛降至正常體溫,但隨後反複發熱。 發熱期和非發熱期交替出現,有間歇,如牛焦蟲病。
10、貧血熱:貧血熱是黃膽病的症狀,體溫過高,可見粘膜有黃色染料排出血液、紅蛋白尿等症狀。 如牛發熱、牛巴氏殺菌、牛鉤端螺旋體病、牛禽發熱、牛側蟲病、牛發熱性發熱:發熱病牛全身有疥瘡,皮膚出現蠶豆大到核桃大結節。 肉眼可見,可用手觸摸。
11、如牛結塊性皮膚病,俗稱牛結節性皮疹病。
12、神經症狀性發熱:是一種具有神經症狀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腦脊髓炎,如李斯特菌病、中暑等。
13、皮膚腫脹發熱:牛皮膚不同部位的水腫、肺氣腫或肌肉腫脹,伴有發熱症狀,如牛流感、牛惡性水腫、肺氣腫和壞疽。 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血性敗血症)、炭疽等
14、口腔粘膜病理性發熱:發病突然後,牛出現口腔粘膜發熱、糜爛、爛斑、潰瘍等病變,並伴有發熱,如牛瘟、口蹄疫、牛惡性白內障等。
15、非傳染性熱:一是惡性腫瘤引起的腫瘤熱、長期低熱或不規則高熱;二是抗原抗體複合物釋放的淋巴激素引起的免疫熱。 第三,由不同種類的自身蛋白或蛋白分解產物引起的蛋白質熱,可在創傷、手術、放射治療和內出血等中發現。第四,由於小牛調節體溫差異,如天氣悶熱、不通風、缺水引起脫水熱等。
16、功能性低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散熱功能紊亂引起的低熱。 發熱和炎症一樣,是牛身體對抗致病因素的生理防禦功能,也是牛身體的良好反應。 傳染病熱在一定限度內有利於牛的身體戰勝疾病恢複健康。
17、高溫驟降:高溫驟降是指體溫驟降至1 ℃~2 ℃ 以下,是病牛死亡前的危機,表明牛體衰竭,反應性降低,隨著牛體溫的降低,病牛血壓降低。 全身發涼,眼結膜藍紫色,舌唇麻痹等。 常見於大出血、大手術、產後癱瘓等疾病。 其次,對牛體熱的治療1例,對牛體熱盡快做出診斷,找出發熱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當體溫超過39 ℃ 時,應采用物理方法,如針灸或用冷毛巾冷敷;安乃近或清熱解毒中藥等。 使用解熱劑,應先從小劑量開始,以防體溫突然下降,出大汗,發生衰竭。 3.改善環境,注意休息,提供可消化、營養豐富的飼料。
注意補充水分,暢飲。 牛發燒後因口幹舌幹,失水多,急需補水,並保持排泄物暢通,以瀉火。 多保重。 為掌握病牛的熱型和體溫變化,應加強病牛的護理,並對病牛特別是病重牛進行專人護理。 病牛解熱後往往伴有大量出汗,應及時用幹淨的毛巾擦幹。 注意觀察,防止病牛塌陷,溫度驟降。 特別是在夏秋高寒天氣或多雨天氣以及氣溫下降的夜晚,應采取保溫措施,防止病牛再因感冒、發熱而加重,避免病牛不愈和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