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一個生育周期需追施多次肥料,分別是臘肥,返青肥,拔節肥,穗肥。小麥追肥的最佳時期在返青期至拔節期。追施小麥返青拔節肥對小麥後期生長很關健。小麥在返青期和拔節期追肥,產量區別還是很大的。
小麥追肥的最佳時期
以前小麥增產靠的是群體,一畝地能成穗多少,大概就能算出產量。如果畝穗數達不到的情況下,即使千粒重再高,總產量也不會有所提升。而現在,大部分麥田都比較稠,有的播種量少,但是分蘖多,有的分蘖少,但播種量多。所以,畝穗數是足夠的,應該提升成穗的質量,這個是至關重要的。分蘖多,可能是無效分蘖,即使能成穗,上麵也結不了籽。
1、返青期追肥;
對於肥力較差,基肥不足,播種遲,冬前分蘖少,生長較弱的麥田,應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應深施6厘米以上為宜。對於基肥充足、冬前蘖壯蘖足的麥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2、拔節期追肥
拔節肥是在冬小麥分蘖高峰後施用,促進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進小花分化,爭取穗大粒多。通常將拔節期麥苗生長情況分為三種類型,並采用相應的追肥和管理措施。
過旺苗:
葉形如豬耳朵,葉色黑綠,葉片肥寬柔軟,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鬱蔽現象。對這類苗不宜追施氮肥,且應控製澆水。
壯苗:
葉形如驢耳朵,葉較長而色青綠,葉尖微斜,分蘖適中。對這類麥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鉀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75-150千克,氯化鉀45-75千克,並配合澆水。
弱苗:
葉形如馬耳朵,葉色黃綠,葉片狹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現缺肥。對這類麥苗應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