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又稱青粉病、綠黑穗病、偽黑穗病等,這種病害會影響稻米品質,降低水稻產量。
水稻稻曲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稻曲病的主要危害針對的是水稻穗部,一旦感染該病害,水稻穗粒內會形成一種菌絲塊,這種菌絲塊逐漸變大,導致稻粒裂開,仔細觀察裏麵還會有淡黃色的塊狀東西,類似於孢子。經過一定的時間,這些孢子會破開,變成墨綠色的粉末,遇到風雨天氣時,會隨風雨而脫落,而被稻曲病危害過的稻穗或稻粒,則不能繼續的正常生長。
稻曲病的防治
稻曲病的發生與品種、施肥及氣候條件等關係密切。淹水、串灌、漫灌是導致稻曲病傳播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種,晚播晚裁、晚熟的品種發病重。水稻孕穗、抽穗期遇3-5天連續陰雨、雨量多、日照時數少,相對濕度大,晝夜溫差小,發病程度重。氮肥使用過多,導致水稻出穗後生長過於繁茂嫩綠,稻株抗病力減弱時發病嚴重。
建議水稻孕穗期至破口期是稻曲病侵染高峰期,在水稻破口之前7天防治效果最好。用藥過早或過遲防效均下降,至水稻破口期施藥防效為零,沒有防效。
藥用防治可以畝用5%井岡黴素水劑100-150毫升,兌水50-75千克噴霧防治稻曲病;可以畝用43%戊唑醇懸浮劑10-15毫升,兌水40-50千克噴霧防治稻曲病;還可以畝用5%己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兌水40-50千克噴霧防治稻曲病。可用烯唑醇、井岡黴素;烯唑醇、三環唑;井岡黴素、戊唑醇;井岡黴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岡黴素、三唑酮等複配方法來防治水稻稻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