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選擇:土壤要求結構疏鬆、富含腐殖質。 水分管理:竹蓀在菌絲生長期間,水分要保持在50%-70%。 栽培季節:竹蓀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下旬播種。 原料配製:培養基有竹類、雜木、玉米稈、棉子殼、蘆葦稈等。

培養竹蓀的關鍵

培養竹蓀的方法

1、土壤選擇

培養竹蓀時,土壤要求結構疏鬆、富含腐殖質,有利於菌絲的生長,因為腐殖土中所含有的病菌和蟲卵較多,在種植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可以放在烈日下暴曬。

2、水分管理

竹蓀在栽培期間,對水分的要求十分嚴格,水分過多容易導致菌絲腐爛,不宜形成子實體,而水分過少則影響菌絲生長,因此在菌絲生長期間,水分要保持在50%-70%,子實體形成和出菇期水分為85%-95%。

3、栽培季節

竹蓀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下旬進行播種,5月中旬後,菌絲長滿培養基,逐漸爬上覆土表麵,形成菌索,等到9月下旬氣溫下降到23℃以下時,培養料養分被消耗,竹蓀生產結束。

4、原料配製

栽培竹蓀的培養基有許多,例如竹類、雜木、玉米稈、玉米、芯、棉子殼、豆秸、蘆葦稈等,而原料需要經過處理後再種植,一般每667平方米投料量為4000-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