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莖基腐病是由禾穀鐮孢菌、假禾穀鐮孢菌等一種或多種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屬於典型的土傳性病害。

小麥莖基腐病常見症狀
 

小麥莖基腐病常見症狀

 

小麥莖基腐病的症狀和過程

病菌在土壤中連年積累,一般先侵染小麥莖基部呈醬油色,以後病斑逐漸擴大至整個節間,莖稈輸導組織不能向上供應植株所需的養分,造成小麥葉片發黃。輕病株早期發黃長勢弱,抽穗期後5-7天呈青枯狀死亡,形成白穗,根部不易拔出,在莖基部容易折斷;重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整株幹枯死亡,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常見症狀有以下三種:
 

1、爛種和死苗;

 
病菌侵染種子,導致種子萌發過程中發病,嚴重的話會造成種子腐爛,麥苗發育時也會枯萎。小麥感染莖基腐病後,植株矮小,分蘖減少,基部葉片發黃,麥苗拔出後,葉鞘下部會有褐色病變,嚴重時根部腐爛,麥苗枯死,同時弱小分蘖的死亡率也要高於正常麥田。染病植株一般隻有冬前大分蘖和主莖能抽穗,抽穗期間也會出現大量死苗現象。
 

2、莖基部變色;

 
進入春季後,溫度升高,小麥生長發育加快,抗性下降,容易誘發莖基腐病。感病後,莖基部1~2節葉鞘和莖稈受到侵染,嚴重的第三節葉鞘也會受害,逐漸變為暗褐色,田間濕度大時,莖基部和莖稈上會出現紅色黴層。小麥感病後,莖稈易折斷,稍微用力就可以將莖稈從莖基部拔斷。
 

3、枯白穗;

 
小麥感染莖基腐病後,如果不能及時防治,到後期穗部會出現授粉不良、結實率低,極易出現籽粒不育或敗育現象;發病嚴重時,葉片枯黃或青枯,植株死亡,並出現“枯白穗”現象。此時灌漿停止,籽粒癟小,早發病的沒有籽粒,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受天氣複雜多變、濫用化肥導致土壤鹽漬化加重、秸稈還田年份增加、品種抗病性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小麥莖基腐病呈逐年擴散並加重態勢,發生麵積也逐漸增大,目前已上升為危害小麥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