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肉質鮮嫩,可生食、涼拌、炒食、幹製或醃漬,嫩葉也可食用,是備受家庭餐桌歡迎的蔬菜。陽台、天台種菜黨想種萵筍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哦。萵筍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它的的根係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要求較高,種植萵筍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為佳。一起來看詳情吧。
家庭種植萵筍的管理要點
1、使用葉菜用的土壤,標準尺寸的花盆。
2、需要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人工照明,長時間光照會導致徒長。
3、等土幹了再大量澆水。
4、種植施肥,種植後每兩周施肥一次。
5、要吃健康無害的,當然是在長蟲前就采收,因此也就無需進行什麼病蟲害防治。
用萵筍種子培育種苗的過程:
若從種子開始種的話,先在盆裏培養出幼苗來,再轉移到花盆裏種植。
1、在花盆裏加入大概七八分滿的培養土。
2、將種子撒在土壤表麵,記得不要撒得太多太密。
3、用小鏟子,在種子上覆蓋一層薄薄的土壤。
4、充分澆水,每次土幹了就要大量澆水。在育種過程中,用花灑澆水比較合適,不會將土壤衝開。小苗長成大概一個月後,即可換大盆裏栽種。
種植萵筍的過程
1、在花盆裏麵放入缽底石,直到蓋滿整個花盆底部。
2、填入土壤,直到土壤表麵距離花盆口大概2厘米,這是要預留水分空間。
3、間隔大概20-25厘米,在土壤上挖小洞,將萵苣苗種下。
4、全部種完後,用花灑大量澆水。
5、大概兩周之後,抓一把大概10g左右的有機肥,隨意均勻撒在土壤表麵。
萵筍的大麵積栽培
1、品種選擇
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尖、耐寒二白皮、苦蕒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熱白葉尖,苦蕒葉、耐熱大大花葉、特耐熱二白皮、油麥菜等。
2、播期確定
春萵筍,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壯苗
3.1 整土: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或複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後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3.2 種子處理:
在5-9月播種的,由於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後用濕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bf}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濕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麵30厘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3.3 播種:
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厘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夏萵筍選陰天播種。4-5月上中旬播濕籽蓋薄膜,出苗後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至出苗或2片真葉。大雨天用遮陽網覆蓋防雨水衝刷。10平方米播種5-10克。2片真葉前間苗1次,4-5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壯苗還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間苗、定苗和移栽緩苗後,結合澆水施腐熟稀糞水。雨天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左右澆1次0.50{bf}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後25天左右,可陸續采收嫩株上市。
秋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濕澆透,播後澆蓋1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1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播發芽籽或濕籽。出苗前雙層浮麵覆蓋在苗床土上,出苗後蓋銀灰色遮陽網。早晚澆水肥,保持床土濕潤,及時除草間苗。
4、定植與管理
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壤土,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將苗床澆水。
春萵筍,苗齡25-30天,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宜,栽後澆壓蔸水。以葉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蓋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並蓋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漬。大棚和露地栽培,選晴暖天氣中耕1-2次,適時澆水追肥,前期淡糞勤澆,保持畦麵濕潤,植株基本封壟時,可嫩株上市。以莖為產品的,每畝澆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萵筍,苗齡25天定植,株行距25厘米×(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選陰天或下午定植後,及時澆壓蔸水,並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緩苗後撤去。少中耕、淺中耕,淡糞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在植株封壟期前後,每畝施3-4成腐熟人畜糞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萵筍,苗床底肥不宜過足。苗齡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蓋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30-40)厘米。成活後追施1-2次淡糞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應注意煉苗,不宜肥水過勤,防止苗期生長過旺,冰凍前重施1次防凍肥水。翌春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1次,追肥濃度由小到大。莖基開始膨大後,追肥次數減少,濃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風管理。
5、采收、采種
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采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延遲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毫克/千克矮壯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時每隔5天噴2500毫克/千克青鮮素2次。
萵筍采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征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後,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見方,去掉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後減少灌水,開花後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黃,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采收。
萵筍的病蟲防治
病害防治
霜黴病
是萵筍的主要病害。春萵筍、秋萵筍均有發生,尤以春季萵筍受害較重,在春萵筍封行時最易發生。此病主要危害葉片,先在近地麵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多角形的淡黃色病斑,葉背麵長出白黴。隨後,病斑變褐色,連成一片,全葉變黃枯死,並迅速蔓延至全株。數天以後,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黃,嚴重時可絕收。
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萵筍上越冬,種子上也可帶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陰天氣溫較低、多雨、多露、多霧、光照少,品種單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過大、通風和排水不良的地塊,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輪作;適當控製栽植密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加強苗期水肥管理,開溝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溝灌等以降低田間濕度。蓮座期及時預防,收獲後清除病殘體等。
2、用種子重量的0.3{bf}藥劑拌種。也可用25{bf}瑞毒黴(25{bf}甲霜靈)或50{bf}的福美雙、甲霜靈錳鋅等藥劑拌種。
3、藥劑防治:應該在發病初期就噴藥,選用藥劑和兌水比例:安泰生70{bf}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700斤,黴克多66.8{bf}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700斤,25{bf}甲霜靈1斤兌水500斤、40{bf}乙磷鋁1斤兌水250斤、64{bf}殺毒礬1斤兌水400斤、48{bf}瑞毒錳鋅1斤兌水500斤、72.2{bf}普力克水劑1斤兌水600-800斤、雙露1斤兌水600斤、菌可得1斤兌水1000斤。常用藥百菌清、殺毒礬、乙膦錳鋅、瑞毒黴等也有作用。兌水噴霧,隔7-10天1次,連續3-4次。噴藥以葉背為主。藥劑應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緩抗性產生。[4]
灰黴病
該菌為害葉片和莖,葉片病斑初呈水浸狀,擴大後呈不規則形灰褐色斑,濕度大時病部產生一層灰黴。莖部染病先在基部產生水浸狀小斑,擴大後莖基部腐爛並生灰褐色或灰綠色黴層。高溫幹燥,病株逐漸幹枯死亡; 潮濕條件下,病株從基部向上潰爛。
萵筍灰黴病
病原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發產出菌絲體,其上著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病菌喜溫暖高濕環境,最適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為94{bf}左右。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噴灑50{bf}溶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28{bf}灰黴立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bf}滅黴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bf}腐黴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bf}灰黴菌核淨懸浮劑1200倍液,或65{bf}萬黴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撲海因等。各藥劑交替使用。視病情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
軟腐病
除萵筍外,還可危害大白菜、花菜、蘿卜、番茄、大蔥、胡蘿卜、芹菜、生菜等。葉片、莖或根冠有傷口時,容易被病菌侵入,開始出現半透明水漬狀,2-3天後病部顏色變深,表皮略下陷,溢出白色細菌溢滴物,內部除維管束外都腐爛呈粘滑軟腐狀,有臭味。
高溫、多雨、蟲多、傷口多、黑腐病重以及地勢低窪、播種較早、田間積水的地塊,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直立性品種的植株,莖基部水分容易蒸發,傷口易愈合,可減少病菌侵入;宜選擇地勢較高、灌排水條件好的地塊,避免選用低窪易澇地塊:實行輪作;基肥充分腐熟;鏟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
2、種子處理:用熱水和高錳酸鉀浸種。將種子放在50度熱水中浸25分鍾,再浸入1{bf}高錳酸鉀液中15分鍾,然後用清水衝洗幹淨。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新植黴素或農田鏈黴素1斤兌水4000斤,噴霧或灌根,也可用中生菌素、菜豐寧1斤兌水80-100斤灌根。也可用農用鏈黴素一包和綠亨六號一包兌水30斤噴霧,或用水合黴素兩包和春雷黴素一包兌水200斤噴霧。
菌核病
除危害萵筍外,也危害大白菜,甘藍,蘿卜、蔥等蔬菜。其主要症狀是地麵莖基部先呈現水漬狀褐色病斑,後向上擴展蔓延並腐爛,病部遍布白色絲狀物和黑色鼠屎狀大顆粒(菌核)。病株葉片變黃枯萎。
該病以菌核在土中越冬。條件適宜時,經風雨傳播侵害植株,擴大蔓延。多雨積水.低溫潮濕、種植過密等均為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實行3-4年輪作。用濃度為10{bf}的鹽水選種,除去混入種廣中的菌核(象老鼠糞便)。深耕培,開溝排水,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什。發病初,可選用l:l:200波爾多液,或50{bf}氯硝胺叮濕性粉劑1斤兌水300斤,或50{bf}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500斤,或40{bf}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或50{bf}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500斤,或70{bf}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800斤、或50{bf}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50{bf}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噴灑,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病毒病
萵筍染病後一般表現為花葉,嚴重的矮縮並黃化。汁液和桃蚜等進行非持久性傳毒。
防治方法:
注意防治蚜蟲,選用艾美樂、辟蚜霧等進行防治。或用金毒冠1000倍液防治、或50{bf}多菌靈10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蟲害防治
蚜蟲防治:
一般可用48{bf}樂斯本1斤兌水800斤或50{bf}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2000-3000斤或10{bf}吡蟲啉1斤兌水2000斤噴霧,快殺敵乳油(順式氯氰菊酯)、好年冬(丁硫克百威)等也有效果。
病毒病在結合防治傳毒蚜蟲的同時,用20{bf}病毒A每斤加水500斤噴霧。使用這些藥劑時一般不能在陽光曝曬的情況下使用,應在早上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噴施,陰天可全天用藥。